那些飄在咖啡上的圖案,有個很藝術的名字叫做——Latte Art,直接翻譯稱為牛奶的藝術

 

在萃取完畢的Espresso的基礎上,對濃縮咖啡進行再加工的方式

我們將這種出品方式稱為「咖啡拉花」,這種咖啡飲品又被稱為奶咖

 

 

 

拉花最初是在拿鐵咖啡上做的美化,最初起源於歐美國家,拉花出現在咖啡的製作表演上

作為高難度技術展示,極大的震撼了當時的咖啡業界,所有的人都被咖啡拉花神奇而絢麗的技巧深深吸引

用經過蒸汽發泡過後的牛奶(就是打發後的牛奶,口感更綿密順滑,香甜可口)

用這種薄厚恰當的奶沫直接在Espresso上面做出各種漂亮的圖案

視覺作為吸引力的第一要素,不單單運用在人的身上,亦共用於任何事物

所以拉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咖啡普及和玩樂的突破口

 

 

經過了發展和演變之後,咖啡拉花不僅要滿足視覺上的享受

牛奶的口感與打發技巧也在不斷進步,追求牛奶與咖啡完美結合的口感

而且,拉花如今已成為相關比賽中的硬性要求

 

與手沖咖啡的萃取原理或生豆烘焙的原理不同,它沒有特別深層次的技術理論

但牛奶在打發和融合時也有技術點,但是與咖啡豆烘焙和萃取的反應相比,還是不及後者的複雜和難以理解

更多的是在練習製作的同時輔助理論指導

從容易到繁瑣,從簡單到複雜

需要在理論指導的配合下不斷的練習才能突破

 

 

 

 

牛奶的脂肪含量、蒸汽管與液面的角度、牛奶的打發溫度等多點因素

對拉花的最終展示都有極大的影響

想要奶沫聽話隨心勾勒,就要學會利用拉、推、勾等多種形式和手法

這些都離不開專業系統的學習過程

 

 

 

 

本篇文章轉載自:每日頭條